诊断糖尿病的新指标终于来了

admin/2020-12-16/ 分类: 资讯阅读1683
相信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这几个指标都不会陌生,它们都是糖尿病的重要的诊断与评价指标。随着国内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我国在糖尿病的防治上也越来越重视,这在每隔2-3年就更新一版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

相信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这几个指标都不会陌生,它们都是糖尿病的重要的诊断与评价指标。随着国内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我国在糖尿病的防治上也越来越重视,这在每隔2-3年就更新一版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已充分体现。

指南每一次更新都会有新的内容,而最近在今年11月底发布的最新一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其中的亮点之一就是将HbA1c纳入到了诊断标准中,下面我们一起来解读一下其中的意义吧。

HbA1c在糖尿病中的作用

HbA1c是血红蛋白发生非酶糖化的产物,详细点说是其中的珠蛋白β链N端缬氨酸残基与葡萄糖发生非酶结合而来。而且它们就像亲密的战友,一旦结合在一起就牢不可破,很难再分开。

血糖越高,结合就会越多,而且它们结合后可在血液循环中存活至少3个月,所以通过测定HbA1c可以反映2-3个月平均血糖的水平高低,在糖尿病的管理中具有重要价值。欧洲、加拿大、美国和国际糖尿病联盟等多个地区的学会和组织均推荐一般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控制目标为<7%。

我国新指南终于将HbA1c列入诊断标准

在国际上,WHO早在2011年就建议在条件具备的国家和地区采用HbA1c诊断糖尿病,诊断切点为≥6.5%,但之前由于我国各地区测定HbA1c标准化差别较大,尚未能统一诊断标准,所以在我国之前的指南中,均未把HbA1c作为我国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而是作为血糖控制的评价指标。一直以来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也认为,HbA1c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被低估了,呼吁与国际接轨,把HbA1c纳入到诊断标准中。

终于在最新版的指南里,在经典的3项诊断标准后面,增加了HbA1c,其标准与WHO的推荐一致,为≥6.5%,可见我国学界对HbA1c越来越重视了。

HbA1c在新指南中还有哪些改变?

在新指南中,除了把HbA1c加入到诊断标准以外,其实还新增了个体化HbA1c控制目标设定的“主要影响因素”。虽然对于大多数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推荐的HbA1c控制目标为<7%,但由于每一位患者的年龄、病程以及合并症等都不相同,所以一直以来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专家学者均建议HbA1c的控制目标也应该遵循个体化原则。

这个个体化原则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了年龄、糖尿病病程、预期寿命、并发症以及有无合并心血管疾病等,指南提出对于年轻、病程较短、预期寿命长、无并发症、不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推荐HbA1c控制目标为<6.5%甚至更接近正常。

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则分以下几种情况:

(1)健康状况良好的,建议将HbA1c控制目标设定为<7.5%;

(2)健康中度受损的,建议将HbA1c控制目标设定为<8.0%;

(3)健康状态差的,建议将HbA1c控制目标设定为<9.0%;

(4)对于合并阿尔茨海默病的老年患者,若预期寿命<5年,HbA1c可控制在<9.0%;若预期寿命较长,HbA1c可控制在<7.5%左右。

结语

从新指南可以看出,我国在2型糖尿病的诊断上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将使糖尿病的诊断与防治更加精准,个体化及人性化。

参考文献: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

[2]《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及达标策略专家共识》(2020).


中华健康养生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打开手机站
Copyright © 2016-2022 中华健康养生网 版权所有
WAP二维码
意见反馈 WAP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