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500万痴呆患者

admin/2022-09-23/ 分类: 资讯阅读1007
编者按 : 今年9月21日是第29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9月20日召开的国家卫健委发布会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500万痴呆患者,其中1000万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这个俗称老年痴呆症的疾病已经是我国第五大死亡原因。 就像你一个人站在海边,海浪不见...

编者按今年9月21日是第29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9月20日召开的国家卫健委发布会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500万痴呆患者,其中1000万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这个俗称“老年痴呆症”的疾病已经是我国第五大死亡原因。

“就像你一个人站在海边,海浪不见了,所有的人不见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了几位患者和家属,他们的讲述中,有对时间和空间错乱的无奈,有面对失智家人失措痛哭的瞬间,有对未来不确定的无力。

“虽然无法治愈,但早期诊断、积极干预能控制病情发展。”今年“阿尔茨海默病日”的主题是“知彼知己早防早智”,医生们说,他们从未停止探究的脚步。

阿尔茨海默病被比喻为“脑海中的橡皮擦”,渐渐擦去所有回忆,记忆力衰退是最常见的症状,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了解到,有约10%患者的发病初始表现不是遗忘。

55岁的汪叔(化名)的病,引起家人重视是因为小孙子的一次发烧。那次小孙子突然高烧,以前汪叔早就急得团团转,那天却在自顾自玩手机,哈哈大笑。“除了自己,好像不关心其他人了。”他爱人觉得。家人把他带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经详细问诊和查体,结合头颅核磁共振和神经心理量表结果,并经淀粉样斑块示踪剂PET检查,确诊“非典型阿尔茨海默病”。

杭州65岁的刘大伯曾经最讨厌吃糖,近来却嗜糖如命,家人怕吃太多不好阻止,他就三番两次到小超市偷棒棒糖,直到老板报警。经医院诊断,刘大伯的性情大变也是因阿尔茨海默病。

汪叔的儿子事后细想,父亲的病早有迹象可循。

汪叔退休前是绍兴一家企业的主管,平时待人和蔼,穿着打扮讲究,对家人更关怀备至。几个月前,一向沉稳的汪叔突然变得话多,还喜欢打断别人说话,显得异常兴奋。出门在外,会一反常态地主动和陌生人搭讪,甚至去拉别人的手。

“好几次别人骂他神经病,我们以为他是临近退休,心情过于放松所致,没往阿尔茨海默病的方向想。”儿子说,父亲去过当地医院,医生建议再观察,直到孙子发烧这次家人才重视起来。

汪叔、刘大伯没有出现记忆力减退、丢三落四的症状,却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家人都懵了。

“汪叔患的是额叶变异型阿尔茨海默病,非典型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一种,主要初始表现是性格改变、行为异常,甚至出现‘放浪’和出格行为,容易与额颞叶痴呆、精神疾病混淆。”浙大一院神经内科彭国平主任医师告诉澎湃新闻。

他解释,通俗地说,阿尔茨海默病就是脑内的神经细胞萎缩、死亡,或细胞间信号传递出现异常,导致出现记忆、语言、计算、行为等功能障碍,90%的这种变化先发生在主要负责短时记忆存储转换和定向等功能的海马体区域,所以患者开始的表现是记忆和思维能力减退、丢三落四。但额叶变异型阿尔茨海默病的退变最先发生在负责语言和行为的额叶,所以最早出现的症状是行为异常,如不注意细节、冲动、举止异常、冷漠等。

也就是说,约10%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初始表现并非遗忘。

彭国平表示,除了行为、性格突变,其他非典型阿尔茨海默病的初始症状包括交流中找词困难(或词不达意)、很难重复简单短语、易怒、焦虑和躁动、视力下降和视觉异常,这是因为最先发生退变的大脑皮层区域的不同。

但不幸的是,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其他大脑皮层和海马体也会萎缩,仍会出现记忆、行为等能力障碍,最终进展至“完全痴呆”。

“老年期痴呆疾病的种类很多,阿尔茨海默病约占50~70%,另外还有血管性痴呆、额颞叶性痴呆、路易体痴呆等,需要精准诊断。”浙大一院神经内科主任罗本燕教授表示,阿尔茨海默病等老年期痴呆疾病越早治疗越好,早期识别症状并干预才能避免病情快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一旦发现家人出现记忆、性格、行为、语言等方面较明显的改变就要引起重视。”
 


中华健康养生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打开手机站
Copyright © 2016-2022 中华健康养生网 版权所有
WAP二维码
意见反馈 WAP二维码